上海恩虹营销咨询有限公司
客服热线:86-021-68061230    
 恩虹观点 首页 > 恩虹研究 > 恩虹观点
工业品营销的发展

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对象是最终消费者,营销客体是消费品,而工业品营销的对象是企业,营销客体就是工业品。工业品营销,有可称为企业间的营销,也就是BtB营销。

企业间营销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,当初使用了Industrial Marketing的概念,随后使用Business Marketing 和 Business to Business的概念。国际上真正开始对企业间营销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。在企业购买行为领域,舒尔茨(Sheth,1973)对企业购买的概念、企业购买模型和经验实证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,被称为OBB理论(Organizational buying behavior)。随后,威恩德、卡多佐(Wind,Y and Cardozn,R,1974)提出宏观-微观变量两层变量分析法,格雷夫和波尔(Griffith,R.L,and Pol.I.A,1994)创立五步分析法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,由技术和制度两个车轮推动产业全球化趋势加快,企业间营销的研究侧重于国际企业间的合作、购并、联盟及依赖关系等全球化课题。在信用体系和市场环境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国际背景下,工业品营销研究重点很自然地落在对在企业购买行为的研究上。

工业品营销在中国的发展,同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。与国际相比,中国的工业企业具有鲜明的特色,可以概括为:
1)长期的国家控制背景:工业品作为资源性产业,在我国向来都是国家掌控为主,企业多以国营的形式存在,集体以及民营经营的形式出现较晚,相对于消费品行业,中国工业品产业受国家控制的程度较深、时间较长。

2)开放较晚:相对于消费品行业,我国工业品生产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较晚也较慢,有些行业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。

3)外资、民营与集体企业兴起迅速:在改革开放与WTO的双重推进下,90年代中后期,工业品行业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变,外资大举进入、民营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方兴未艾,随着竞争的加剧,工业品行业的市场化开始形成。

虽然中国工业品领域各行业开放的时间不同,市场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,但是相对于消费品行业来讲,工业品营销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,并有着起步阶段的表现:

1)导入期营销:各工业品企业对营销的理解与运用不多,在企业领导层的营销意识、营销体系建设、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严重不足,表现出了浓厚的导入期的特色:意识的启蒙与资源的缺乏。

2)不均衡营销:首先是不同行业间的不均衡:开放较早的行业如建材、汽车等行业的营销水平比开放较晚的重工、电力等行业的营销水平高出一截。其次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不均衡,表现为外资类企业水平好于民营类,民营类又强于国有类的特征。

3)片面化营销:国内的工业品企业,往往对营销的理解较为片面,容易将销售理念当营销理念,将销售管理当是营销管理。

4)经验式营销:由于国内的工业品营销起步不久,尚未成熟,因此工业品营销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,要么凭经验,要么套用消费品营销理论。

(来源:恩虹咨询  发布时间:2012-3-8)

 
    温馨提示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技术支持:AAWeb